多方呼吁立法防范電子垃圾回收處理污染環境,為保護_香港電子垃圾回收處理_我們的家園出力!
香港一些地方已進入電子產品淘汰的高峰期,每年有大量電子垃圾產生,其中很大一部門通過街頭小販流入拆解處理公司,專業人士呼吁應通過立法手段等改變電子回收處理處理無序污染環境的狀況。
一段時間以來,香港市區的街頭總有小商販吆喝:“回收處理舊手機、舊冰箱、舊彩電……”在電子一條街,在不到100米的間隔內有數位持有“高價回收處理廢舊手機、硒鼓、墨盒”廣告的人。
據悉,當前香港內的一些地區已經進入電子產品淘汰高峰期,每年有大量電子垃圾產生,多通過街頭小販流入拆解處理工廠。香港有議員表示,現在香港電子回收處理拆解市場還很不規范,因為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極低,市場中絕大部門電子保稅廢物都是被游走于大街冷巷的小商販收走,賣給一些沒有任何資質的拆解作坊或者流入村落屋苑,后者在使用中輕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據了解,電子垃圾的成分中含稀有金屬,包括金、銅、鋁等物質,電子垃圾經由分類、熔化和萃取后可以得到這些稀有金屬。但是在熔化時,鉛、水銀和鎘等有毒物質也會大量開釋到空氣、土地和水中,造成二次污染,被稱作是“科技腫瘤”。另外,廢舊電子產品假如拆解不當,會使電器里的放射性和重金屬元素等泄漏,嚴峻污染環境。而對于那些完全失去利用價值的電子垃圾,簡樸采用傳統的填埋或焚燒方式處理,也會對環境、泥土產生破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電子保稅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治理辦法》于今年2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實施,對于無照經營、擅自處理電子垃圾的單位和個人,劃定施以不同金額的罰款。但該辦法仍有不清楚之處,尤其是對于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責任人,尚不明確。
一些專家學者建議,應從立法等方面盡快建立完善的回收處理體系,便捷完善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體系和專業化的初步分拆分類基地對于防止電子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非常重要。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分應該積極引導和攙扶建立規范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網絡和集散市場。也可以考慮實施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處理經營許可證軌制,規范電子垃圾的收集、流向和處理,取締無證回收處理和處理網點等。
- 上一篇:廢舊電子信息產品回收處理再利用_香港電子料報廢銷毀_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審慎、穩妥、務實推進 2020/6/24
- 下一篇:社會重視與多措并舉,加大回收處理_香港回收處理_的監管力度,破解電池回收困局 2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