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巨大精品欧美-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o-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黑人巨大跨种族video-黑人巨大两根一起挤进A片

你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公司新聞

進口廢銅政策分析_香港廢金屬回收_及供給預測

2020/2/3 16:48:55      點擊:1030

  



    在《2019年華南金屬產業峰會》上,SMM高級分析師魏雪對廢銅的供給、需求等基本面情況,以及面臨的挑戰均進行了詳細分析,并預計國內廢銅市場將不斷完善。在進口固廢嚴監管的同時,國內廢銅回收利用體系不斷完善,加強對廢銅產業鏈的監管,建立基礎設施完善的廢銅產業園地,引導其走向規范化發展。     SMM訊:在《2019年華南金屬產業峰會》上,SMM高級分析師魏雪對廢銅的供給、需求等基本面情況以及面臨的挑戰進行了詳細分析,并預計國內廢銅市場將不斷完善。在進口固廢嚴監管的同時,國內廢銅回收利用體系不斷完善,加強對廢銅產業鏈的監管,建立基礎設施完善的廢銅產業園地,引導其走向規范化發展。  

   什么是廢銅   

  根據來源的不同,廢銅可分為新廢和舊廢兩個部分     舊廢:使用后被廢棄的含銅制品,經過回收或拆解環節后得到的銅金屬稱為舊廢。 從15年的銅產品平均回收期來看,我國廢銅供應正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新廢:在銅生產或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料稱為新廢,來源于銅冶煉、銅材加工以及終端產品生產三個環節。 冶煉端產生的新廢包括爐渣和陽極泥,加工及終端包括工業殘次品和邊角料。90%以上的新廢由本廠重新回爐利用或由上游回收利用,不會流向市場。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定制尺寸的實現,這部分產品的產量損失將越來越小。

     新廢和舊廢約各占50%,因新廢不會對電解銅的供需平衡產生影響,因此,在國產廢銅供給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舊廢部分。     國產舊廢來源于哪些終端領域     舊廢主要來源于電力、家電、建筑、交通以及機械電子五大終端領域     廢銅的來源領域和精銅的消費領域密切相關。電力行業是電解銅的主要消費領域,也是廢銅的主要來源,家電由于數量眾多位居第二,建筑行業緊隨其后,三者總占比將近80%。 

    中國銅回收系統零散,回收率較低,在60%左右。廢銅回收鏈參與者眾多,其中,建筑、車輛、機械和拆船行業流程相對簡單,因為終端產品的所有者可以直接將廢舊產品交付給拆解企業,家電和電子產品則較為復雜。     各終端平均回收年限在15年左右,預計19年之后將逐漸迎來廢銅回收的高峰期。     國內廢銅拆解行業發展如何     廢銅拆解行業發展混亂 行業回收率偏低     拆解分為精拆和粗拆兩個部分。人工將產品的各個零件分離的過程稱為粗拆,利用拆解設備進一步將拆解下來的電機、電路板等含銅零部件粉碎、研磨成金屬與非金屬混合物的過程稱為精拆。大型回收廠多只進行粗拆,人工難以拆解的電機馬達等含銅零件多交由專門的小型拆解廠進行拆解。     2011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國家開始對這一行業實行資格許可制,并設立基金,對廢家電拆解企業進行補貼。     行業發展問題:1、國家基金補貼不到位;2、私人回收企業或者小作坊在市場不合規擠占;3、行業投入成本過高。     國內廢銅市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我國廢銅市場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     一般來說,最發達的地區也是銅產品產量最大的地區。我國目前已經形成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珠江三角洲3個重點集廢銅拆解、加工、消費地區,這些地區回收廢銅量約占國內廢銅總產量的80%。     長三角地區以浙江臺州、寧波為代表,珠江三角洲以廣東為代表,渤海周邊地區以天津、河北、山東為代表,并形成了浙江臺州路橋、河北安新、廣東清遠、江蘇宜興及蘇州等一批拆解量大、交易量大的廢雜銅專業市場。     廣東、浙江、天津的廢銅市場以進口廢銅拆解為主,山東臨沂、河北保定、湖南汨羅的廢銅市場以國內廢銅拆解為主。     中國的廢銅產業多以園區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由當地政府統一管理,主要包括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區、廣東清遠華清循環經濟園、湖南汨羅同力循環產業園等。     廢銅用于哪些行業     廢銅可應用于冶煉和加工兩個行業     直接利用(流向加工端):一些廢料不需要熔煉處理可直接作為電解銅替代品用于銅材生產,主要在廢銅制桿和黃銅棒兩個行業。廢銅制桿行業所用廢銅以光亮銅為主,平均用廢品位可達98%以上,主要為國產廢銅;黃銅棒行業廢銅原料為廢黃雜銅,平均品位在65%左右,且80%以上為進口廢黃銅。     間接利用(流向冶煉端):部分廢雜銅需作為銅精礦的替代品,需要經過熔煉處理成電解銅后供用戶使用, 稱為再生冶煉。國內眾多的粗煉廠多為廢銅冶煉廠,近年來因環保、資金、原料問題,再生銅市場受到較大沖擊。     近年來,由于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及廢銅進口政策,流入冶煉的廢銅占比趨于減少,加工端用廢占比抬升。     未來廢銅消費趨勢如何     受環保和價格因素影響 廢銅消費占比下滑     在冶煉端,16%左右的電解銅產量是利用廢銅原料產出;在加工端,銅加工材5%的產量原料來自于廢銅。     從近些年的情況來看,無論在冶煉端還是加工端,廢銅消費的比重都有明顯的下滑。     加工端利廢企業開工率表現疲軟     銅價疲弱 廢銅在加工端價格優勢逐漸喪失     加工端,精廢價差收窄,廢銅經濟效益減弱,廢銅供應偏緊,另外也受到國內環保政策的影響,廢銅桿企業不斷面臨關?;驕p產,廢銅桿行業開工率從70%下滑到目前只有50%左右。廢銅消費持續處于弱勢狀態。     受消費疲弱的影響,黃銅棒企業開工率也不斷下滑,四季度還面臨進口廢銅原料緊缺的風險。     我國廢銅冶煉以二段法和一段法為主     一段法是將分類高品味的紫雜銅直接加入反射爐精煉成陽極銅的方法。其優點是流程短、設備簡單、建廠快、投資少,但該法在處理成分復雜的雜銅時,產出的煙塵成分復雜,難以處理;同時精煉操作的爐時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金屬回收率也較低。     二段法是將雜銅先經鼓風爐還原熔煉得到金屬銅,然后將金屬銅在反射爐內精煉成陽極銅;或者廢銅先經轉爐吹煉成粗銅,再在反射爐內精煉成陽極銅。由于這兩種方法都要經過兩道工序,所以稱為二段法。     三段法是將廢銅先經鼓風爐還原熔煉成黑銅,黑銅在轉爐內吹煉成次粗銅,次粗銅再在反射爐中精煉成陽極銅。原料要經過三道工序處理才能生產出合格的陽極銅,故稱三段法。三段法具有原料綜合利用好,污染性低、粗銅品位較高、設備生產率也較高等優點,但又有過程較復雜、設備多、投資大且燃料消耗多等缺點。     我國除規模較大的企業或需處理某些特殊廢渣外,一般的廢雜銅處理流程多采用二段法和一段法。     冶煉端再生銅占比不斷下滑     環保和資金問題 制約著再生冶煉企業的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國。2008年至2018年,我國精煉銅產量呈逐年增長趨勢,自給率不斷提高。2018年,中國精煉銅產量873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40%。     2018年,我國原生銅和再生銅產量占比分別為84%和16%左右。中國再生產量增長緩慢,從2008年的37%下降到2018年的16%。主要原因如下:1、2011年至2016年,TC/RC處于較高水平,原生銅利潤不斷增長,產能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2. 2016年以來,國內環保政策出 臺力度加大,廢銅的回收再利用一般都是受到污染的中小型企業,大部分企業達不到環保標準,限制了再生銅的生產。3、2011年至2016年期間,銅價一路下跌,再生銅利潤不斷被壓縮。 

    國內廢銅供給情況如何     國內廢銅總供給增速緩慢 進口廢銅占比呈下降趨勢     自2013年中國海關實施綠色壁壘行動以來,廢銅進口量呈逐年下降趨勢。2016年底銅價大幅上漲,由于廢銅成本低于精煉銅,下游消費持續改善,廢銅需求隨之增加,2017年廢銅供應反彈。     近幾年國內廢銅供應增量有限,主要原因是國家電網垃圾處理項目數量減少,廢舊機電產品拆解量有限,汽車拆解數量低于預期。     我國廢銅供給主要依賴進口。近年來,隨著進口廢銅政策趨嚴,國內廢銅市場逐漸完善,進口廢銅的占比從80%下降到60%左右。    

 進口廢銅政策不斷收緊是大的發展趨勢     2017-2019年間重大廢銅政策梳理:     2017年7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要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固體廢物。     2018年4月,關于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的公告:將以回收銅為主的廢電機等包括廢電機、電線、電纜、五金電器(“廢七類”)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自2018年12月31日起執行。     2018年8月,商務部對美國進口廢銅征收25%的關稅(主因貿易戰);    

 2018年12月,關于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的公告:將銅廢碎料(“廢六類”)從《非限制進口類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自2019年7月1日起執行。     “六類”廢銅和“七類”廢銅的區別     進口廢銅劃分方式:     進口固體廢物類海關編碼共分為十類,分別對應不同的固廢種類,包括廢紙、廢塑料、廢五金等,其中“七類”(7404000010)和“六類”(7404000090)中含有銅金屬廢料,因此我們通常將進口廢銅分為“七類”和“六類”兩種。     “廢六類”(7404000090): 賤金屬及其制品的廢碎料,主要包括高品位的1#光亮線、2# 銅、紫雜銅、黃雜銅等,形態為廢銅碎料,平均含銅量可達76%以上,多直接流向加工端或冶煉端,自2019年7月1日起調整為限制類進口廢料。     “廢七類”(7404000010):主要包括品位較低的廢舊線纜、廢電機、廢變壓器和廢五金等,形態為含銅物料,必須經過拆解和分揀等再度加工處理才能被冶煉廠或銅加工廠使用。其金屬含量更低,約在24%左右,拆解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更大,從2019年1月1日起,已禁止進口。     政策影響一:進口廢銅品位抬升 金屬量穩定     “七類”廢銅減少 國內進口廢銅平均品位大幅提升 金屬總量未受明顯影響   

  2017年,中國進口廢銅中52%左右來自于“七類”廢銅。2018年逐漸限制“七類”廢銅進口,使得進口廢銅總實物量減少36.7%,但“六類”廢銅增加,進口廢銅品位抬升,2017年廢銅進口 平均銅品位在37%,2018年為52%左右,金屬量僅減少3萬噸左右。     2019年“七類”廢銅完全禁止,進口廢銅平均品位進一步由52%上抬至80%。截至2019年1-8月,進口廢銅累計同比仍增加9.81%,約8.3萬金屬噸。     政策影響二:廢銅企業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拆解企業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中國禁廢政策不斷加嚴,許多原本出口到中國的低品廢料逐漸轉移至東南亞等政策環境較為寬松的國家,國內的回收拆解廠跟隨轉移至海外,將“七類”廢銅拆解為“六類”后,再以“六類”廢銅或銅錠的形式進口到中國。隨著“六類”廢銅進口逐漸收緊,再生冶煉廠也開始向海外布局。     馬來西亞因政治穩定、營商環境較優且臨近港口成為國內企業扎堆前往的國家,近兩年其在中國進口廢銅中的占比由4%提高至14%,成為目前我國進口廢銅第二大來源國。     7月1日廢六轉限制類政策實施 7月廢銅進口量環比驟減     政策實施方式及影響     只有實際從事加工利用的企業才能進行申請,不得委托其他企業代理進口,并且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不得進行轉讓-剔除進口廢銅貿易部分;     首批廢銅批文發放量按照去年同期企業的實際進口量以及產能產量情況分配;     批文分季度發放-理論上年內每家企業可申請兩次批文;     分批次發放-不同企業拿到批文的時間有先有后,影響政策實施前期廢銅的進口,也會影響第二批批文的申請量;     下半年所發放批文使用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影響:二季度因搶進口效應進口廢銅同比大幅增加,7月份開始因部分企業廢銅批文發放較晚進口受阻,進口廢銅明顯回落。 

    四季度批文發放嚴重不足 進口廢銅供給減少     四季度廢銅進口量繼續減少     三季度廢銅批文發放充足,部分批文延遲到四季度使用,三季度廢銅進口量同比表現小幅回落。     從主要企業三季度與四季度批文量對比來看,四季度平均批文量僅為三季度批文量的17%左右,四季度批文數量嚴重不足,預計四季度廢銅進口減少對企業生產的影響將逐漸顯現。     SMM推測,下半年受進口廢銅批文影響,進口廢銅金屬量同比將會減少27萬金屬噸,2019年全年進口廢銅較2018年減少16.4萬噸至109萬噸。     廢銅錠進口增加 彌補部分廢銅缺口     預計未來兩年廢銅進口繼續回落 但電解銅消費刺激有限     廢銅進口收緊大勢難改。2018年至今,進口廢銅政策不斷加碼,但受品位抬升影響,實際金屬量變化并不明顯。     廢銅收緊的同時,企業轉而尋求不受進口限制的廢銅錠代替廢銅原料,彌補掉一部分廢銅進口損失。     盡管廢銅整體供給在收緊,但2019年由于廢銅消費同樣表現疲軟,利廢企業經營困難,廢銅端也并未出現明顯缺口。     對于銅價來說,由于在2018年精銅擠占廢銅的過程中,廢銅消費量已經處于非常低的狀態,今年電解銅對廢銅的替代作用明顯減弱,靠廢銅難以支撐起精銅消費。  

   進口廢銅轉資源類政策分析     未來政策方向預測:     1.2020年底,固廢或將全面停止進口。按照“禁止洋垃圾入境”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至2020年底,“廢六類”或也將面臨全面被禁止。     2.固體廢料資源化。自2018年四季度起,環保局和標準委員會、再生協會就在共同推動鼓勵固體廢料資源化的問題,在固廢全面禁止進口的同時,部分“廢六類”或將單獨拎出來作為資源類進口,從而更好的推動再生產業發展。 紫銅和黃銅將各自制定一個分類執行標準,預計還將影響10%左右的進口量。     3.國內廢銅市場不斷完善。在進口固廢嚴監管的同時,國內廢銅回收利用體系不斷完善,加強對廢銅產業鏈的監管,建立基礎設施完善的廢銅產業園地,引導其走向規范化發展。



\
業務咨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乡县| 罗甸县| 中阳县| 宽甸| 光山县| 麻城市| 清镇市| 诸暨市| 双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积石山| 卢湾区| 和平区| 许昌市| 佛冈县| 宁明县| 南充市| 藁城市| 平陆县| 广平县| 中卫市| 朝阳区| 保亭| 合水县| 安顺市| 孝昌县| 泰州市| 栾城县| 寻乌县| 迁西县| 曲阜市| 东海县| 长沙县| 锡林浩特市| 察隅县| 荃湾区| 含山县| 枞阳县| 花莲市| 绥阳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