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等信息通信技術產品是_香港廢舊手機回收_全球變暖的推手之一
2020/4/12 16:22:41 點擊:754
提及氣候變暖,大部分小伙伴可能會想到交通運輸、鋼鐵冶煉以及石油開采,但加拿大發布了一項最新研究,可能會顛覆你們的認知!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研究人員認為, 智能手機等信息通信技術產品是全球變暖的推手之一。
研究項目牽頭人盧特菲·貝爾希爾在由《對話》雜志刊載的文章中寫道,全球碳排放總量中,信息通信技術的“相對貢獻”2007年占1%,2020年可能升至3.5%,2040年可能達14%,達到交通運輸碳排放的一半以上。
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碳排放中,智能手機2010年占比4%,2020年時可能升至11%。就絕對數值看,智能手機2010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為17兆噸,2020年可能增至125兆噸。

貝爾希爾說:“這種增加不僅源于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生產商鼓勵消費者每兩年更換一部手機,舊手機因而‘成為淘汰品,造成額外且不必要的浪費’。越來越多的手機用戶日益依賴智能手機。”
英國2017年12月調查2000名成年人后發現,這些人人均一天看手機28次,其中三分之一其實不必要。智能手機硬件普及促使軟件企業蓬勃發展,為吸引用戶而不斷開發新應用,同樣增加碳排放。
其實,貝爾希爾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據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僅從2014年至今,香港廢舊手機存量累積就約18.3億臺。
工信部預測,2018年和2019年手機淘汰量將分別達到4.61億臺和4.99億臺。而在5G商用后,年廢舊手機數量將增至5.24億臺。
與此同時,我國廢舊手機回收業卻急缺專業化和規模化的龍頭企業,散亂小企業各自為戰,不僅增加了成本和能耗,也間接增加了碳排放量。
我國早在2011年1月就正式實施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但手機回收卻一直未列入該條例中。
舊手機回收政策缺位,已成為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的盲區。大量的手機塑料舊件丟棄散落,任憑風吹日曬、自然降解,這一過程十分緩慢且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
- 上一篇:QLED技術的核心主要是將一層肉眼看不見的量子點膜置于_香港液晶回收_液晶電視的背光模組當中 2020/4/12
- 下一篇:公司需要進行化妝品銷毀_香港化妝品銷毀_所需求的一些費用,是否還會產生別的不必要費用呢? 20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