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廢五金回收提高稀有金屬出口關稅乃英明之舉
自今年6月1日起,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鎢、鉬和稀土金屬等國內稀缺的金屬原礦的產品實施15%的出口暫定關稅;對稀土金屬、氧化鏑、氧化鋱產品開征10%的出口暫定關稅;對氧化鉬、鉬酸銨、鉬酸鈉等產品開征5%—15%的出口關稅。提高鎢、稀土、鉬等稀有金屬產品出口關稅,旨在遏制國內亂采濫挖和畸形出口,保護戰略性資源。(見5月2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提高稀有金屬出口關稅,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具有很高的戰備眼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對稀有金屬出口實施的是出口退稅的關稅政策,導致稀有礦產資源亂挖濫采嚴重,不僅礦產資源出口價格低廉,無序的開采更導致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使得稀有金屬礦產資源出現嚴重不足,甚至面臨枯竭。稀有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加以調控和保護,我國將很快失去這些戰略性重要資源。長期以來,我國的稀有金屬礦產一直是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口,這從2003年我國鎢絲出口中可以窺見一斑,當年中國出口鎢絲價每噸2.8萬美元,而同年進口價每噸超過19.9萬美元,同年出口鎢絲僅為進口價的1/7。這么低廉的價格被國外瘋狂購進作為戰略資源,我們只能嘆惜這些稀有金屬生不逢時,命賤如土。
去年5月,日本政府根據新“能源戰略規劃”,將擴大稀有金屬戰略儲備的范圍,以防止因這些稀有金屬的短缺影響日本經濟的正常發展。有關專家指出,稀有金屬作為關系經濟和國防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日美早就著手大量儲備。據了解,日本的稀有金屬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其中,每年消費總量90%的鎢從中國進口??梢詳嘌?,如果中國停止低廉的礦產原材料對日出口,日本的經濟有可能會陷入癱瘓。在日本依賴從我國進口稀有金屬的同時,而我國對部分稀有金屬的生產加工,出口價格和數量等問題上缺乏有效的調控和管理,致使稀有金屬沒有因“物以稀為貴”而賣出好價錢。這次國務院提高出口關稅,則是對稀有金屬出口調控和管理的手段之一。雖然出口關稅提高的幅度不大,意義卻十分重大,表明中國政府在保護稀有礦產資源方面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礦產資源大國,礦產資源占世界第一,卻放著國內資源不去開采,在全球搶占爭奪礦產資源,足以說明美國對能源戰略地位的高度重視。中國雖然同屬礦產資源大國,但以往在這方面重視顯然不夠,稀有金屬沒有換回多少外匯,卻因資源而把環境破壞得不成樣子。許多國家十分重視從中國進口稀有金屬,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價廉物美。日本國際未來科學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曾說:中國擁有世界稀土資源的88%,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國沒有這些稀有金屬,就無法制造精密的制導武器。一旦我國稀有礦產資源被日美低價大量購進儲備,國際市場供應緊張,我國的供應可能提價時,美日就拋出儲備打壓市場價格。據《新科學家》本月25日報道,科學家前不久進行了地球資源“大盤點”,結果發現許多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屬資源只能開發利用十來年。如果我們沒有金屬礦產戰備儲備,十年后怎么辦?拿什么發展我們的國防科技?抑或我們再拿錢去美日手里買回他們儲備的資源?只怕出再多的鈔票人家也不會賣,說不定哪天飛入中國領土的武器很可能就攜帶著本土的稀有金屬。
不過,總算令人感到有所欣慰,中國目前已經意識到了這種資源危機,正在試圖改變這種現狀。與此同時,又有一個好消息傳來,今年一季度中國凈進口煤炭289萬噸,而去年同期為凈出口789萬噸。這是國家控制煤炭出口、鼓勵煤炭進口的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國家煤炭變出口為進口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礦產資源不可再生,對國家安全,經濟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大對稀有資源的絕對控制權,將來才不會任人宰割。
- 上一篇:香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對社會影響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2020/9/20
- 下一篇:香港環?;厥展咎嵘h保關鍵設備與核心產品 2020/9/20